3月18日下午,第八屆全國鋼結構行業發展研討會暨第二屆京津冀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論壇第二大板塊“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發展之路”如期呈現在近500名業內專家、企業家、設計師等鋼結構產業鏈上下游組織和企業的各界人士面前。哪些專家、企業家作了精彩的發言?他們帶來了哪些新銳觀點和解決方案?趕緊來看! 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鋼結構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高乃社,中建鋼構有限公司北方大區總工程師陳華周主持會議。  高乃社
 陳華周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發展之路”板塊包含“裝配式建筑完整體系趨勢與成功案例分析”“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對接交流”兩個主題。 
圍繞“裝配式建筑完整體系趨勢與成功案例分析”這一主題,中國院(CADG)裝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長趙鈿作了“裝配式建筑一體化集成設計”的主題發言。他提出:裝配式建筑是一個整體的集成,由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內裝系統等四個系統組成。裝配式建筑要實現兩個一體化,首先是專業一體化,包含建筑、結構、水、暖、電、幕墻、室內、構件、造價等九個專業,第二個是從設計、策劃、生產、運輸、裝配、運維實行一體化。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建筑產品應用研究所總建筑師、全國建筑構配件標準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產業化分會副秘書長魏素巍從前期階段、設計階段、部品選型、施工階段四個方面闡述了有關“裝配式內裝的實踐與思考”。在設計階段要把握:裝配式內裝設計應遵循標準化設計和模數協調的原則,并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與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管線系統進行一體化設計;裝配式內裝設計應滿足內裝部品的連接、檢修更換和設備及管線使用年限的要求,并宜采用管線分離;內裝部品與室內管線應與預制構件的深化設計緊密配合,預留接口位置應準確到位;梁柱包覆應與防火防腐構造相結合,實現與內裝系統設計的一體化。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BIM技術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陳宇軍以“BIM及參數化在鋼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為主題與參會嘉賓進行了分享。他指出:BIM是建筑信息模型或者建筑信息管理,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基礎,建立起三維的建筑模型,通過數字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具有信息完備性、信息關聯性、可視化、協調性等特點。BIM技術通過參數模型整合各種項目的相關信息,可使工程技術人員對各種建筑信息做出正確理解和高效應對,為設計團隊以及包括建筑運營單位在內的各方建設主體提供協同工作的基礎,在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縮短工期、防范風險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同時,陳宇軍結合具體工程案例進一步講解了BIM及參數化的應用。 
廈門正黎明冶金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溢忠作了《冷彎型鋼在鋼結構建筑中的應用和實例》的主題發言,和大家一起分享了黎明的新技術、新產品,全方位展示冷彎型鋼在北京新機場等鋼結構建筑中的應用和實例。 
隨后,相關配套設備企業、部品部件生產企業等鋼結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參與到“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對接交流”主題中。天津正通墻體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征,山東凱斯銳智能裝備有限公司CEO趙浩翔,大禾眾邦(廈門)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永康,河北玉田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振興,卡巴赫機械(上海)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陳驊,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胡書華,鴻鑫鋼丸總經理、博士姚遠,北京京盛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常福等分別以《外墻用中空擠出成型水泥板》《智能裝備在裝配式鋼結構中的運用》《輕鋼之道,強者之路》《河北玉田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情況介紹》《國外關于鋼結構行業噴漆工藝的解決方案及案例》《水性防腐涂料在鋼結構領域的運用》《如何正確選擇拋噴丸磨料》《環保除銹和激光高能清洗技術》為題作了分享,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提供了許多可參考、借鑒,且非常實用的的解決方案。 12個精彩的主題發言讓參會嘉賓受益匪淺,也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智力”與“強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