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社會鋼架結構的成熟和完善,如今的建筑工程普遍開始使用鋼結構逐步替代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作為建筑的主要建筑單元。建設和推廣鋼結構工業廠房的必要條件是安裝技術的成熟和可施行性。文章以鋼結構工程的施工規范要求為基礎,對鋼結構工程中的吊裝技術、安裝技術、施工規范和相關控制措施進行一一介紹,希望能夠為類似項目的建設提供一些參考的價值。
鋼結構構建前的準備工作
在工程順利開展之前,需要認真閱讀施工圖紙,完全理解工程目標、工程機構及工程的施工方向,并能夠事先做好工程流程安排。
依照施工圖紙,確定工程基線、水平位置以及工程標高基準線。
落實工程設備和工程材料,檢查是否齊全,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完善工程前的準備工作。
若發現工程施工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應及時展開協商會議,并將問題提交甲方和設計院進行快速修改。
地腳螺絲的預埋工作
在架設鋼架結構前,依照施工圖紙確立地腳螺絲的位置,展開地腳螺絲的預埋工作,這是整體工程實施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要認真測量和確定地腳螺絲的實際位置,然后制作定位板,注意定位板孔徑需比定位螺絲直徑略大(0.5~1.0mm),鉆孔的誤差必須限制在1.0mm以內。制作完成之后,將地腳螺栓放入土建基礎綁扎好的承臺鋼筋籠內,套入地腳螺栓定位板,調整地腳螺栓軸線位置、標高及垂直度,保證地腳螺栓定位板能上下自由活動,并再次進行現場復合工作。
鋼結構吊裝工作
鋼結構吊裝工作是確保工程質量好壞的最關鍵環節,日后廠房問題的出現絕大多數原因出在吊裝環節上,所以,在進行吊裝工作時,必須要拿出嚴謹、嚴格、嚴肅的態度。
鋼結構吊裝工程的一般順序為:標準節間鋼柱→系桿→柱間支撐施工→標準節間屋面梁架設→屋面支撐架設→其他鋼立柱架設→其他屋面梁架設。
鋼結構吊裝過程中,必須要認真核實吊裝架設質量,確保廠房安全,排除一切安全隱患。以下是鋼結構吊裝作業中的注意事項:
(一)在進行吊裝時,建議先進行縱向吊裝后進行橫向吊裝,這樣的好處是避免縱向吊裝引起的誤差過大,以確保工程進度及工程質量,減少安全隱患。
(二)由于吊裝一般采用吊裝架跟吊車協同工作,而汽車吊和運輸車輛重量較大,所以在施工現場應該保證好人員安全問題,并注意施工當天的現場路面問題,降低施工風險。
(三)節間鋼柱吊裝前,應該再次檢查腳底板及腳底螺絲的穩定性,并調整到位。然后使用鋼絲繩纏繞鋼柱兩圈后鎖緊吊裝,在這需要注意一點,吊點應在鋼柱偏向上端l/3處,并且建議用一些材料對鋼柱保護,防止鋼絲繩對鋼柱表面油漆磨損。鋼柱吊到位后,應先將地腳螺栓穿上,然后利用吊車起重臂回轉,待地腳螺栓完全緊固后,才能將吊車松鉤。鋼柱的縱向校正可利用柱間支撐調整,橫向校正一般采用手拉葫蘆加鋼絲繩纜索進行校正,待屋面支撐安裝完畢后,方可松開纜索。
四、鋼結構廠房圍護系統安裝工作
當鋼結構支架吊裝完畢之后,整個工程只剩下最后一個環節,便是架設廠房圍護系統。
圍護系統包括彩鋼板、檁條、天溝托架、天溝板、保濕棉、屋面鋼板、泛水板等,在架設工程中同樣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不得有半點失誤,確保整個工程的順利及穩固,更不能因為最后一道工序而為整個工程留下隱患。
彩鋼板首先進行安裝,在安裝前要了解當地氣候環境,了解常年風向,使彩鋼板同風向向背,以免因為氣候而影響廠房安全。
在固定檁條時,要注意固定螺絲必須要同檁條和鋼板保持垂直,并在打釘前掛線,在釘線保持水平后,再將固定螺絲垂直打入,降低工程失誤,確保工程的質量。
在安裝固定鋼板時,應每隔幾個鋼板就進行一次鋼板平整性的檢測,防止出現偏差,以進行及時調整;在工程圖紙處應標明,需將鋼板進行上彎約80°的角度,形成擋水板,在天溝及下端處需要注明下彎10°,形成滴水線。
在進行天溝板與壓型板間固定時,需要用FT10~16HWFS六角頭自攻螺絲進行固定。在固定與壓型板肋相切方向的保溫板時,需每一肋固定一顆六角頭自攻螺絲,在與壓型鋼板肋同方向,每500 mm固定一顆;與磚墻或砼墻間連接:以1寸砼釘每500mm固定一顆。
(六)在進行板與板得搭接與封膠時,我們需要注意,每種板材之間的封膠都各不相同,必須按照各自的要求進行封膠,才能確保板材的效用和工程的整體質量。如,屋面外層的鋼板,200mm寬度,使用二道硅膠進行粘和,至于封膠位置,需要分別距相互搭接的兩塊鋼板邊緣15mm;屋面內層鋼板及墻面內外層鋼板搭接100 mm,無封膠;屋面所有外層泛水板搭接寬度均為200 mm,均需打一道封膠,并都打一排防水鉚釘固定,墻面外層泛水板垂直方向搭接100 mm,無封膠。如果是泛水板為水平方向搭接100 mm,需要施以一道硅膠,并都打一排防水鉚釘,屋面內側及墻面內側泛水板搭接寬度均為100 mm,無封膠。搭接天溝板時,應施用兩道封膠,搭接的位置在相互搭接的兩塊的天溝板邊緣15mm處。
作為我國新興的行業,我們應該認識到現有技術同國外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和不足,我們應該繼續完善鋼結構安裝工藝,共同促進我國鋼結構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